
20世纪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世纪,是中国城市从农业时代传统城市走向工业时代现代城市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城市化从起步到腾飞的关键时期。20世纪百年间中国城市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系统总结研究中国城市发展的特殊规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12月5-6日,由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共同主办的首届“20世纪中国城市发展”高端论坛在四川大学举行,来自四川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江汉大学、北京市社科院、天津市社科院、四川省社科院等10余所高校以及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史学月刊》《江汉论坛》《贵州社会科学》《民族学刊》等期刊杂志的3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

在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周勇教授,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霍巍,四川大学社科处处长傅其林教授分别致辞。在主题发言环节,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何一民教授、西南大学周勇教授、复旦大学杨伟兵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陈国灿教授,分别以《新中国城市历史分期研究》《20世纪重庆城市史研究资料的整理》《西部边疆口岸城市的开放及影响》《略谈中国城市史研究体系的建构》为题作了主题报告。

在学术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围绕20世纪中国城市研究的学术理论体系构建、学科体系构建、话语体系构建、新中国城市史分期研究、城市史研究资料挖掘整理等主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开展20世纪中国城市史研究,尤其是加强新中国城市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要以长时段、广视野、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20世纪中国城市整体史开展系统研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推动中国特色城市史研究理论体系构建;要对新中国城市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进行系统梳理,将新中国城市发展历程进行分期;同时,要整合研究力量,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史研究学派,要突破既有研究范式,推动综合性研究、跨学科分析、多维性认识、区域性解读,从基本概念体系、理论范畴体系、解读表述体系建设等方面构建中国城市史研究的话语体系。